“一带一路”展现出的经济活力正备受瞩目。8月8日海关总署发布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我国对“一带一路”沿线%,相较去年同期提升2.2个百分点。同时,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产业合作也更加紧密。上半年,我国对沿线国家出口汽车零配件、锂电池、自动数据处理设备的零附件等中间产品增速较快,能源、农产品进口同步实现较快增长。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驱动当地经济稳步的增长的关键引擎,中国机电产品今年上半年对“一带一路”沿线%,表现强劲。以工程机械为代表的“中国制造”核心产业正加速融入“一带一路”建设,“撬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013年,中国先后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大倡议。“丝绸之路经济带”起始于太平洋沿岸,途经中国西北地区,通过哈萨克斯坦到达欧盟国家。“海上丝绸之路”起始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经东南亚国家到达南亚、西亚、南欧,以及东非国家。在这一蓝图规划中,“一带一路”不仅为沿线国家和地区间开展紧密合作提供良好契机,也是推动经济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
截至目前,中国已同151个国家和32个国际组织签署了200余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过去十年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拉动近万亿美元投资规模,形成3000余个合作项目,推动沿线国家和地区在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领域开展金融、贸易、投资等各方面广泛合作。印度尼西亚的雅万高铁、老挝的中老铁路、巴西的美丽山特高压输电工程、马普托大桥及连接线工程……这些项目的到来及时解决了当地发展的瓶颈, 成果惠及民生, 为当地经济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我国持续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水平质量的发展,重大海外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数量持续不断的增加,东南亚、非洲等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显著提速。作为对外基建项目的核心支撑,慢慢的变多的“国之重器”近年来活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广阔市场和当地的各项建设中,完成着从产品出口到扎根本土的跨越。
在莫桑比克的马普托跨海大桥、赞比亚非洲第一大铜矿卢姆瓦等项目工地上,随处可见三一重工机械设备的身影。目前,三一重工在非洲市场的30余个国家设有常驻分支机构,拥有30多家代理商和90多个服务网点,三一自有人员本地化率超过50%。
今年6月,中联重科的中东定制版拖泵在埃及阿拉曼新城超高综合体项目上完成交付。随着全球化进程加速,围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中联重科自2015年起加速在白俄罗斯、印度、巴西等战略新兴市场投资建厂,打造本地化制造集群。
去年7月,徐工新型2000吨风电起重机(XCC2000)出口波黑,参建该国最大的新能源发电项目——伊沃维克风电项目。据悉,今年徐工集团在“一带一路”沿线多国已相继完成海外培训中心建设,利用大数据、5G技术加快海外备件仓储供给速度。
中国工程机械工业协会多个方面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工程机械出口额达443亿美元,同比增长30.2%,创下历史上最新的记录。通过“研产供销服”全价值链“出海”,我国工程机械企业在海外研发、制造、营销、服务等领域的布局加强完善,为中国制造企业不断拓宽国际市场、树立国际大品牌形象提供了有力支撑。
随着国际业务布局不断拓展,中国工程机械的出海模式已从聚焦海外产品营销售卖迈向产业协同出海的新阶段,产业链联动效应持续释放新动能。受益于“一带一路”基建投资一直增长,工程机械需求量大幅攀升,我国工程机械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借力“一带一路”东风,提速布局海外。相对于“大国重器”,一批在细致划分领域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隐形冠军”正凭借与传统中国制造企业与众不同的形象出现在世界舞台,为“中国制造”出海提质增效。
在公路、铁路、桥梁、港口建设领域,矿产、水泥、汽车等海外投资建设领域,以及管网工程、电力工程、石油工程等能源基础设施领域,润滑油是机械设备的“血液”和“命脉”。这一领域曾经长期受制于国际大品牌垄断,如今在 “一带一路”的发展机遇下,以长城润滑油为代表的中国品牌推进海外本地化建设,接连拿下西门子、布克哈德等国际知名机械制造企业。目前,长城润滑油为中铁建、中国路桥、哈电等50多家中资企业的海外项目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
筚路蓝缕、开疆拓土的建设离不开车轮上工程机械的推动。在挖隧开矿、土石方施工、路面建设与养护等工程建筑核心领域,中国工程机械轮胎企业为国之重器提供有力支撑。泰凯英是国内唯一一家同时为徐工集团、三一集团和中联重科三大中国工程机械制造商提供配套解决方案的中国轮胎品牌,专注于矿业和建筑业细分市场。目前,该公司已陆续建立澳洲子公司等海外机构,服务工程师遍布巴基斯坦、印尼、菲律宾、科特迪瓦、刚果金等多个重点国家和地区,协同响应国内出海主机厂和矿业企业需求,以抱团的方式加速“中国制造”出海。
“一带一路”的十年是经济构想成为现实的十年,十年间,从国之重器到“隐形冠军”,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链协同效应明显提升,为改善当地民生、推动沿线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在“一带一路”建设给予的政策倾斜下,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通过在产业领域中加强横向纵向合作,增强自身在当地国家和地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为工程机械产业国际化发展提速打开更多成长空间。